 |
SESTO:機器與智慧融合 將是人類發展的轉捩點 (2018.09.07) 現今的商業環境中,各個企業經常性的重新審視現有工作流程,來維持競爭力。而透過可拓展和持續性的智能化自動解決方案,將能確保企業在不同領域中維持領先優勢。在自動化技術領域中,總部設於新加坡的賽思托(SESTO)機器人,長期以來均致力於為有意提升業務效率的全球客戶,策劃並提供機器人解決方案 |
 |
一站式滿足人工智慧全方位服務 (2018.08.29) 研華提供具軟硬體的深度學習完整解決方案─包括負責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平臺、運用知識模型於現場執行推論的推論平臺、方便開發深度學習系統的軟體開發工具、已完成訓練且可直接套用的知識模型 |
 |
歐姆龍與宏碁雲架構攜手推出AIOT (2018.08.01) 工業4.0訴求OT與IT系統的整合,讓設備資訊的價值進一步提升,臺灣歐姆龍與宏碁雲架構攜手推出的AIoT系統,可大幅降低工業4.0的導入難度,協助臺灣製造業者順利轉型。 |
 |
塑膠射出成型設備開始導入人工智慧 (2018.07.30) 隨著工業4.0與人工智慧理念在全球不斷發酵,射出成型機使用者的需求已漸漸由單機演變成附加模具、週邊系統,甚至是整線或整廠規劃...,讓使用者擁有更精密的運籌計劃與有效的資源分配 |
 |
AIoT趨勢明顯 邊緣運算將是臺灣重要契機 (2018.07.12) AI發展初期主要由雲端運算主導,但在種種限制因素下,運算任務需要轉移至終端裝置,邊緣運算因而興起,邊緣運算適合臺灣廠商的產品策略與市場條件,因此將是臺灣在AI的重要發展契機 |
 |
健康醫療核心技術 創新建構生態系 (2018.07.11) 由科技部創業培育專案計畫支持的多家新創團隊近期發表研發成果,展現其技術實力及市場潛力。本文探究健康、醫療與照護領域的創新技術,以期發掘產業未來趨勢及新商機 |
 |
感測通訊走向數位化 IO-LINK奠定機聯網基礎 (2018.07.09) 感測器視機聯網的第一層,過去的類比傳輸模式已無法因應智慧製造需求,數位化的IO-LINK將成為未來重要標準。 |
 |
日本在泛用型CNC綜合加工中心機的進化論 (2018.05.02) 由於加工製造的關鍵在於加工設備的自動控制與融合技術部分,日本還是掌握了加工知識與軟體實力,而持續保有其市場上的優勢性。 |
 |
人工智慧即將衝擊與改變現有醫療方式 (2018.04.02) 國際科技巨頭紛紛投入研究和開發各科技領域的創新技術,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多被用於機器人、資料分析等,而由於醫療資料的特殊性,對於人工智慧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 |
 |
人工智慧浪潮下,日本的研發危機感 (2018.03.21) 日本在人工智慧的研究上並非停滯不前,而是其他國家發展的速度更快,資深人士紛紛質疑,在強敵環伺之下,日本是否有勝出的可能性。 |
 |
AI應用漸趨多元 (2018.03.19) 由人工智慧(AI)所引領的第4波科技創新正在發生,不論是既有產業的轉型升級,或是新創企業的突破創新,AI將是發展關鍵。 |
 |
自動應用大爆發! (2018.02.08) 每年美國年初的消費電子展總吸引多方關注,也奠定了科技業主戰場將位於何方。從觀察看來,「無人」與「自動」兩大議題仍歷久不衰,應用市場也漸趨明朗,為此CTIMES將帶領大家一窺2018年消費電子展的焦點所在 |
 |
2018科技產業展望 (2018.01.25) 本篇文章由資深編輯們針對不同的應用市場與技術,包含半導體、5G、顯示與AI,提出他們各自的觀察與展望。 |
 |
[CES 2018]威聯通AI儲存方案 展示IoT微型伺服器與視訊陪伴機器人 (2018.01.08)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9日起於拉斯維加斯熱烈登場,威聯通科技(QNAP Systems, Inc.)將於現場展出IoT微型伺服器QBoat Sunny與「AfoBot阿福寶」視訊陪伴機器人。
現場展示將聚焦AI人工智慧的NAS創新應用 |
 |
扮演製造智慧化關鍵 AI將成未來工廠要角 (2017.12.21) 智慧化成為製造業的重要趨勢,A在未來的製造系統中,AI將與工業物聯網整合,扮演重要角色。 |
 |
2018年新趨勢:邁向人機合作新時代 (2017.12.19) 戴爾科技集團分享2018年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物聯網、雲端運算等科技將如何協助企業、甚至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進行數位轉型。 |
 |
AI因數據而燃 行業因AI而變 (2017.12.18) 現今的我們並非處於一個人工智慧的神奇大爆炸時代。我們可能還要再花上百年時間,才能把這座高樓建起來。 |
 |
機器人時代,誰為高科技安全把關? (2017.12.13) 在日常生活之中,智慧機器人正向「家用時代」大步邁進。然而智能,從來不等於安全。機器人時代,誰來為高科技的安全把關? |
 |
AI創新研究中心 (2017.12.04) 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以5年為期,每年預計投入10億元,總計50億元,將成立4個創新研究中心,主要目的為促進AI核心技術與應用發展,並吸引及培育尖端的AI技術人才。 |
 |
FOWLP與FOPLP備受矚目 (2017.08.10) FOWLP會為整個半導體產業帶來如此大的衝擊性,莫過於一次就扭轉了未來在封裝產業上的結構,在在影響了整個封裝產業的製程、設備與相關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