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國電訊和MVI在亞洲合作人工智能飯店業務 (2019.02.20) 韓國電訊公司(KT)和MVI Systems Ltd.今天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亞太和中東地區進行人工智能(AI)飯店服務和業務發展合作。韓國電訊將把其人工智能支持的多功能語音辨識服務平臺GiGA Genie Hotel與MVI基於互聯網協協議電視(IPTV)的資訊和娛樂解決方案相連 |
 |
使用人工智慧來建置企業知識圖譜 (2019.02.12) 建制一個問答流暢的智慧助理,必須特別優化自然語言處理、語意分析引擎、多輪對話、情境感知、情感辨識、個性化等技術,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所研發的領域知識建置與管理工具,可以協助將企業網站、資料庫及文件等 |
 |
使用Alveo 加速器卡加速DNN (2019.01.24) Xilinx 深度神經網路(xDNN)引擎使用 Xilinx Alveo資料中心加速器卡提供高效能、低延遲的 DNN 加速。通過保持較低能源成本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少運行過程中所需的特定加速器的數量,可以顯著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
 |
智能工廠當道 工業感測器須精確呈現環境現況 (2019.01.23) 在消費市場上,幾乎絕大多數的電子產品都內建了功能與用途各不相同的感測器。而在工廠環境中,不論是不是標榜其為智能工廠,我們也可以見到幾乎各式的感測器充斥在工廠環境之中 |
 |
AI學校前進南臺灣 將於南科舉辦說明會 (2019.01.21) 臺灣人工智慧學校(簡稱AI學校)將於今年3月正式開辦南部分校經理人班,為此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與AI學校於1月25日在南科管理局2樓會議室舉辦「AI學校招生說明會」 |
 |
AI走進工業物聯網 逐步打造製造智慧化 (2019.01.04) 製造業多認為AI是遙不可及的概念,但在工業物聯網的邊緣運算中,通常只需要用到有限效能的弱AI,就可有效提升效能.... |
 |
從數據分析著手 讓工業物聯網效益快速浮現 (2019.01.04) 製造業是臺灣經濟的重要推手,不過在長年發展後,其營運瓶頸已然出現,要突破瓶頸的最好方式,就是工業物聯網的數據擷取,經營者將可分析、制定出最佳營運策略。 |
 |
MathWorks攜手鈦思 舉辦首屆MATLAB深度學習競賽 (2019.01.02) 為培養臺灣人工智慧技術人才,美國工程軟體研發大廠MathWorks公司與其在臺灣業務總代理鈦思科技特別舉辦『第一屆MATLAB深度學習競賽』,並與國內研究機構權威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以無人商店自動結帳系統作為應用主題,利用MATLAB的深度學習技術,以實際之企業應用作為實戰練習題目 |
 |
2018鼎新智慧製造聯盟 啟動數位轉型展成果 (2018.12.28) 鼎新電腦於12月26日臺中軟體園區,召開「啟動數位轉型鼎新智慧製造聯盟交流會」,集結超過35家智能製造整合廠商進行交流,應用領域更涵括:AI、RFID、AGV、視覺辨視、大數據分析、設備整合、全廠域規劃等技術,以共創共贏共享的理念,分享鼎新與夥伴們推動智慧製造的落地實證與合作方案 |
 |
軟硬體同步升級 智慧化檢測為品質把關 (2018.12.18) 在製程中,檢測負責為產品品質把關,過去主要以人力檢視,在自動化系統中,則由機器視覺負責,而在智慧製造趨勢中,機器視覺與製程系統將與AI結合,讓檢測走向智慧化 |
 |
研鼎智能挾AI科技精準跨界生殖醫療生態圈 (2018.12.10) 【AI生殖醫療論壇描繪智能醫療應用及遠景】
臺灣生育率敬陪末座已不是新聞,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臺灣總生育率(十五至四十九歲育齡婦女)僅一.一三%,排名全球第三低;衛福部數據更顯示,臺灣不孕癥夫妻比例高達一五%,再再顯示「少子化」及「不孕」已成為現年臺灣國安危機 |
 |
傳統產業導入AIoT 需先釐清需求 (2018.11.20) AIoT成為企業未來營運系統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不過企業在倒入架構時,必須先釐清本身要解決的問題,再與系統整合廠商密切溝通,制定出需要功能,才能建構合適系統 |
 |
跨出影像分類:更多關於深度學習應用 (2018.11.20) 深度學習網路具備精確度以及處理速度,它能夠幫助執行龐大資料集的複雜分析,本文列舉幾種可以考慮使用深度學習網路的任務案例。 |
 |
提升設備效能與價值 AI已是工業電腦的未來 (2018.11.12) 在技術到位與需求浮現的兩大要素下,工業電腦廠商紛紛投入AI發展,且目前已多有應用案例,未來此一趨勢將會加速,市場規模也會越來越龐大。 |
 |
AIoT啟動 工業電腦布局既廣且深 (2018.11.12) AIoT是IT產業近年來最重要的趨勢,由於此一架構將會深入各垂直領域,更為各組織、企業的運作骨幹,因此將帶來龐大商機,因應此趨勢,工業電腦業者也紛紛強化布局力道 |
 |
SESTO:機器與智慧融合 將是人類發展的轉捩點 (2018.09.07) 現今的商業環境中,各個企業經常性的重新審視現有工作流程,來維持競爭力。而透過可拓展和持續性的智能化自動解決方案,將能確保企業在不同領域中維持領先優勢。在自動化技術領域中,總部設於新加坡的賽思托(SESTO)機器人,長期以來均致力於為有意提升業務效率的全球客戶,策劃並提供機器人解決方案 |
 |
一站式滿足人工智慧全方位服務 (2018.08.29) 研華提供具軟硬體的深度學習完整解決方案─包括負責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平臺、運用知識模型於現場執行推論的推論平臺、方便開發深度學習系統的軟體開發工具、已完成訓練且可直接套用的知識模型 |
 |
歐姆龍與宏碁雲架構攜手推出AIOT (2018.08.01) 工業4.0訴求OT與IT系統的整合,讓設備資訊的價值進一步提升,臺灣歐姆龍與宏碁雲架構攜手推出的AIoT系統,可大幅降低工業4.0的導入難度,協助臺灣製造業者順利轉型。 |
 |
塑膠射出成型設備開始導入人工智慧 (2018.07.30) 隨著工業4.0與人工智慧理念在全球不斷發酵,射出成型機使用者的需求已漸漸由單機演變成附加模具、週邊系統,甚至是整線或整廠規劃...,讓使用者擁有更精密的運籌計劃與有效的資源分配 |
 |
AIoT趨勢明顯 邊緣運算將是臺灣重要契機 (2018.07.12) AI發展初期主要由雲端運算主導,但在種種限制因素下,運算任務需要轉移至終端裝置,邊緣運算因而興起,邊緣運算適合臺灣廠商的產品策略與市場條件,因此將是臺灣在AI的重要發展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