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igital Electricity加速現今智慧世界技術數位化轉型 (2021.10.13) 在快速成熟的人工智慧 5G 無線網路和物聯網 (IoT) 系統的推動下,全球數位化轉型進展順利,這些系統部署數十億款智慧邊緣感測器,將即時資料發送至雲端。但您是否曾停下來思考過我們要如何為所有這些裝置和技術提供動力?
位於羅德島東格林威治的配電產品製造商VoltServer |
 |
疫後經濟翻轉局勢 創新創業聚合資源謀商機 (2021.10.12) 創新創業群如何在破壞的時機裡找到切入點,選對需求主題,技術扎根,甚至匯聚整合資源勇闖國際市場,擴大業者開展能見度與鏈結國際將成為重要課題。 |
 |
4種經過實證的AI演算法應用 (2021.10.07) AI模型在各項應用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為了開發以AI驅動的產品,工程師需要將AI整合至整個系統設計的工作流程。不論是哪一種應用,大部分的工程專案均是以類似的工作流程進行,最後則產生不同的結果 |
 |
從即時運算到軟體定義 自駕車生態系準備就緒 (2021.10.04) 自動駕駛車輛的技術發展,將逐漸以更貼近生活面的方式來實現。未來的自駕車,需要倚賴即時運算處理,以及軟體定義與深度學習能力,來因應各種不同的車用情境挑戰 |
 |
使用深度學習網路估算氮氧化物排放 (2021.08.26) 藉由使用MATLAB和深度學習工具箱建立LSTM,並訓練出預測氮氧化物排放的模型網路,讓新一代零排放車輛的開發技術能達到高度準確率。 |
 |
工業4.0對癥下藥 加速實現工廠自動化數位轉型 (2021.08.13) 工業4.0概念正逐步擴張至每個工業據點,並成為工廠自動化發展的指標。很多工廠加速採用產線的自動化技術,已經成為工業界最顯著的趨勢。 |
 |
鐵道障礙物入侵!AI如何即時辨識與預警? (2021.07.09) 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除顯工地管理不良的嚴重問題外,也不禁讓人想問,難道沒法透過「科技」來及早預警,讓司機或自動控制系統緊急剎車,避免悲劇的發生嗎? |
 |
人機介面4.0的未來主流 (2021.06.30) 新一代HMI將以更新的技術和元件取代傳統的按鈕、指示燈和選擇器,並降低對大量顯示面板和電纜的依賴,透過先進的HMI功能加強對設備的監控來達到降低營運成本。 |
 |
專注智慧出行、能源與5G聯網 ST助力解決世界重大挑戰 (2021.06.25) 儘管當前的疫情無法面對面交流,CTIMES透過線上訪問的方式,與意法半導體總裁暨執行長JEAN-MARC CHERY談及ST的策略和目標。JEAN-MARC CHERY認為,亞太區是ST一個最重要的市場,其發展方向對ST具有重要意義 |
 |
研華升級SAP ERP加速轉型創新 提高智慧物聯營運效率 (2021.06.24) 近年來,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看準物聯網商機,積極進攻智慧物聯網產業,以 WISE-PaaS 平臺為基礎,推出一系列工業物聯網產業解決方案,滿足各垂直產業對物聯網軟、硬體方案的需求 |
 |
鐵道數位化轉型全面啟動 (2021.06.07) 受到人工智慧啟發的應用技術,將有助於創建更安全、更智慧及更友善乘客的鐵道網絡。 |
 |
智慧拍攝相機平臺實現超低功耗事件觸發成像 (2021.06.01) RSL10智慧拍攝相機平臺設計用於支持電池供電的智慧成像應用,可便攜,超低功耗,能在相關事件觸發時捕獲影像... |
 |
無人機要進入商用市場還差了哪一腳? (2021.05.28) 無人機技術越趨成熟,其可應用面也越來越廣,從物流到農業,處處都可以看到無人機進行取代人力的試作身影。但要實際投入商用,似乎又遙遙無期,究竟還差了哪一腳 |
 |
10分鐘就更新一筆!臺灣農業大數據嶄露智慧鋒芒 (2021.05.12) 臺灣新創蜂巢數據科技成立了三年有餘,該團隊跨域合作開發的「阿龜微氣候」智慧農業解決方案也已開枝散葉,全臺設置了超過百個案場。 |
 |
CNC數控系統整合現場OT+IT技術 打造智能工廠內建硬核心 (2021.04.29) 相較於同級日系CNC數控系統大廠,三菱電機於邁向工業4.0前期(2011~2020年
)已先挾其IT優勢推廣e-Factory Alliance理念,尋求落地合作夥伴。 |
 |
多功能感知方案賦能工業成像應用 (2021.03.29) 未來的影像感測器依然會追求高解析度,高畫質,高性價比,並以智慧方式提高整體成像性能,繼續滿足各種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 |
 |
機器學習變革工業製造流程的四種方式 (2021.03.26) 本文敘述機器學習技術如何在工業生產流程上發揮影響力產生變革,採用四種方式來優化多種工作負載。 |
 |
亞洲首座NVIDIA Inception AI新創基地入駐林口新創園 (2021.03.15) NVIDIA (輝達) 在臺成立全亞洲首座「NVIDIA Inception AI 新創基地」,並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合作,正式入駐林口新創園。這項加速器計畫不僅專注於人工智慧 (AI) 新創產業發展 |
 |
解決功率密度挑戰 (2020.12.16) 電源管理是在雲端採用 AI 技術,同時繼續滿足計算和儲存需求的最大瓶頸之一;問題在於系統向處理器及 ASIC 供電時,電源轉換器的功率密度。 |
 |
Nexus技術平臺:重新定義低功耗、小尺寸FPGA (2020.12.15) 為了支援AIoT、嵌入式視覺、硬體安全等應用,網路邊緣設備的硬體方案需要具備下列特徵:低功耗、高效能、高穩定性、小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