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wkceg"></li>
<rt id="wkceg"><delect id="wkceg"></delect></rt>
<bdo id="wkceg"></bdo>
<strike id="wkceg"><acronym id="wkceg"></acronym></strike>

  • 帳號:
    密碼:
    智動化 / 文章 /

    以模型為基礎設計開發無人自主停車技術
    [作者 鈦思科技提供]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 [7965]

    本文敘述以模型為基礎的設計來進行無人自主停車技術開發,以聯結車為例說明,如何採用開發有效率的路徑規劃與控制演算法,並且在真正的卡車上進行驗證,而達成所設定的目標與主要的性能指標。


    即使是身經百戰的駕駛,要停好一輛由卡車和拖車組合而成的聯結車,仍然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引導拖車到達一個裝卸碼頭通常需要幾次的操控,而行駛在擠滿行人的狹窄城市的街道,駕駛面對的挑戰更是艱鉅(圖1)。



    圖1 : 行駛在一個代表著裝卸碼頭情境的測試軌道上的卡車-拖車聯結車(上),以及城市環境(下)。
    圖1 : 行駛在一個代表著裝卸碼頭情境的測試軌道上的卡車-拖車聯結車(上),以及城市環境(下)。

    為了協助駕駛進行卡車-拖車聯結車的停車,Ford Otosan的團隊開發了一個無人自主停車系統的概念驗證原型。


    此原型使用兩個路徑(trajectory)規劃演算法:


    一、人工勢場(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演算法:這是與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進行EU TrustVehicle專案合作時的一部份開發項目。


    二、RRT*演算法(此為快速搜索隨機樹,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或RRT的變種):此由Ford Otosan內部的團隊開發。利用Simulink來完成演算法的建模和模擬,隨後透過Simulink的產品家族產品進行硬體迴圈(hardware-in-the-loop)測試來進行驗證。接著,藉由在真正的卡車上進行測試,發現這個系統原型只需更少的操控就可以把車停好,而且只需花費資深駕駛者的一半時間。


    建立卡車-拖車聯結車模型與路徑演算法

    開發團隊已經有開發客車自動駕駛系統和機器人控制系統的經驗,但是從來沒有經手過像是卡車-拖車聯結車這種規模的車輛。除此之外,卡車與拖車是相連的,增加了控制設計的複雜度。


    不過,因為使用以模型為基礎的設計(Model-Based Design),可以建立卡車的動態模型、將動態視覺化,並且在開發與調整路徑規劃和控制演算法時,將卡車動態納入考量(圖2)。



    圖2 : 以卡車和拖車相連的聯結車動態圖示。
    圖2 : 以卡車和拖車相連的聯結車動態圖示。

    以3DOF自行車模型為基礎,建立一個簡單的車輛動態模型,用來表示縱向(longitudinal)、側向(lateral)及偏航(yaw)的運動,並使用實際量測的參數值來建構此模型,比如卡車輪胎的質量。


    透過將控制設計切割為幾個單獨的Simulink元件,讓不同的團隊可以獨立作業。舉例來說,一個團隊負責處理路徑規劃元件(實現RTT*或人工勢場演算法)。另一個團隊處理路徑控制元件,他們計算行進的角度、煞車扭矩、產生期望的偏航率所需要的加速扭矩,以及由路徑規劃元件提供的減速和加速;該團隊一開始是將路徑控制元件作為單純的追蹤控制器來實現,不過在之後重新以模型預測控制器實現,以符合更高的速度要求。


    此外,還有一個元件負責實現感知子系統的介面,它使用光達和雷達來定位車輛附近的障礙物和建築物。其他元件則實現了執行在Android?平板電腦上的監控app介面、卡車的CAN匯流排、以及軟體迴圈(software-in-the-loop;SIL)和硬體迴圈(hardware-in-the-loop;HIL)測試環境(圖3)。



    圖3 : HMI應用之UDP介面的Simulink模型。
    圖3 : HMI應用之UDP介面的Simulink模型。

    SIL、HIL及實車測試

    在Simulink執行初步的驗證模擬之後,在SIL和HIL環境執行更大規模的測試。先使用Simulink Coder(Simulink-C轉碼器)從路徑規劃與路徑控制模型產生程式碼,並且執行包含了模擬的感測器輸入值、一個卡車與拖車動態模型,以及一個環境模型的SIL測試。


    在HIL測試,將路徑規劃與控制演算法部署到dSPACE目標硬體上,這些測試能夠在實際於卡車上進行測試之前,先驗證如透過CAN和UDP的即時通訊等設計即時表現。


    實車測試是在土耳其埃斯基謝希爾(Eskisehir)的Ford Otosan Inonu測試軌道進行。將執行從Simulink產生程式碼的dSPACE系統安裝在卡車上(圖4)。在最初的幾次測試,可發現卡車的物理模型當中,出現特定參數不正確的數值,包含轉向剛性。



    圖4 : 裝載於車輛上的系統測試設置。
    圖4 : 裝載於車輛上的系統測試設置。

    當把這些數值以更加精確的量測值替換,並重新調整控制器,模擬和量測的結果變得非常接近,系統的整體表現帶來極大的改善(圖5)。



    圖5 : 定位、偏航率和側向加速的模擬和量測結果比較。
    圖5 : 定位、偏航率和側向加速的模擬和量測結果比較。

    實際上,在原本猜測需要至少兩到三次操控的情況,卡車僅以單一次的操控就自行停好了;雖然模擬結果顯示這樣的可能性,不過相比於那些具有15到20年經驗的資深駕駛者,演算法能夠更有效率地操控卡車。


    整合計畫

    透過開發有效率的路徑規劃與控制演算法,並且在真正的卡車上進行驗證,而達成了專案所有的目標與主要的性能指標。現在讓內部的專家將無人自主駕駛模式的聯結車停好。


    在Ford Otosan還有其他幾項利用這項停車功能的新計畫正在進行,包含設備管理的專案,以及專攻於卡車遠距控制的項目;未來自主停車系統將整合至這些大型的生產系統。


    (本文由鈦思科技提供;作者Eren Aydemir、Ersun Sozen任職於Ford Otosan公司)


    相關文章
    ? NASA太空飛行器任務開發光學導航軟體
    ? 近即時模擬與控制協助自主水下載具機動運行
    ? Premium Radar SDK以演算法改進汽車雷達應用
    ? 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協助改善頸部損傷評估
    ? 配電網路的即時模擬環境開發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 金屬中心攜手建築研究所推動無人機驗證 打造智慧防災新標準
    » 臺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八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臺幣478.60億元
    » [SEMICON Taiwan] Renishaw精密量測引領半導體製程革新
    » ASMPT 借助 Renishaw 光學尺技術強化高性能運動控制
    » 並非每筆告警都是威脅,Cynet內建原生 MDR幫您找出真正的攻擊
      相關產品
    » 凌華科技推出「OSM-MTK510」 高效能、超低功耗、堅固耐用的精巧型工業電腦模組
    » 泓格iSN-811C-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製造的安全與先機
    » 凌華科技攜手銳能智慧科技 打造電動車社區充電最佳EMS能源管理系統
    »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
    »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臺邊緣AI方案新系列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臺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hope.com.tw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海城市| 佛教| 广汉市| 阿鲁科尔沁旗| 湖州市| 合江县| 会理县| 沂水县| 韶山市| 南康市| 伊金霍洛旗| 昌宁县| 利辛县| 剑川县| 凤庆县| 六盘水市| 扶余县| 新化县| 墨脱县| 临高县| 无极县| 汝阳县| 富裕县| 什邡市| 定陶县| 柳河县| 仪陇县| 铜山县| 宜城市| 读书| 张家港市| 封丘县| 新津县| 曲靖市| 刚察县| 乌拉特中旗| 会泽县| 丹阳市| 祁门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