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wkceg"></li>
<rt id="wkceg"><delect id="wkceg"></delect></rt>
<bdo id="wkceg"></bdo>
<strike id="wkceg"><acronym id="wkceg"></acronym></strike>

  • 帳號:
    密碼:
    智動化 / 文章 /

    善用ICT技術 打造完整健康照護平臺
    2014 Unitech智慧健康照護高峰會
    [作者 王明德]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 [8955]

    透過IT技術提昇醫療品質,已成為全球醫療業者的的重要營運策略,而IT設備在醫療產業的應用可分為醫療行為與照護兩類,在「2014 Unitech智慧健康照護高峰會」中的「唱響智慧醫療新世紀 臺灣遠距照護政策推動方向」議題中,衛福部技監許明輝指出,臺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2014年5月的11.74%,2018年增加為14%,已達到聯合國所稱的高齡社會,且預計於2025年再增加為20%,邁入超高齡社會,事實上在2000年時,馬總統就已強調「人口」是「國安層次」議題;2012年,臺灣人口結構已面臨重要轉折點,「工作年齡人口減少」、「高齡人口迅速增加」及「出生數降低」(總生育率1.27人,2000年之0.895人為全球最低)態勢日趨顯著,其中工作年齡人口減少(2015年達最高峰1,738萬人後,逐步下降,至2060年時,將降為960萬人,約為2011年之55.8%)。


    圖一
    圖一

    針對臺灣社會高齡化問題,政府單位也擬定各項法令,除了已上路的老人福利法與住宅法外,常照服務法與常照保險法的草案也都已擬妥,許明輝指出,這些法案對老人照護的考量相當周全,其中包括了4個面向:1.平均餘命再延長-如何縮短失能時間、如何降低孤立憂鬱。2.人力資源待開發-如何設計多元社會參與管道、如何鼓勵貢獻經驗回饋社會。3.家庭照顧壓力大-如何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如何減輕家庭照顧負荷。4.社會參與仍有礙-如何全面提升無障礙環境、如何建構正向的高齡圖像。


    許明輝最後指出,高齡化不只是臺灣,全球各先進國家如歐、美、日等,都有此趨勢,各國政府也都已展開相關計畫,除了參考其他國家作法外,臺灣作為IT產業大國,也可思考如何積極導入IT技術,讓遠端照護系統更週全。


    在「高齡化時代醫療照護服務發展現況與展望」議程中,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博士後研究員暨臺灣醫學資訊學會秘書長潘美連指出,高齡化時代除了高齡人口激增外,此一族群較以往更長的生命期也是重點之一,因此延續既有的醫療照護方式必須全面加強,以符合未來社會所需。


    圖二
    圖二

    潘美連表示,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2013年時,臺灣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6.7歲,女性則為83.3歲,到2040年時,男性將會到達80歲,而女性則會超過85歲,在2025年也就是10年後,臺灣每20.7青壯年就必須扶養1個老人,扶老率為4.8%,此一調查可發現,臺灣的高齡化時程加快,預計將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總人口轉呈負成長時程提前,從研究報告來看,人口零成長發生時點最快於2019年,2060年人口數約降為16.6~19.3百萬人,約為2014年之70%~82%,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使得扶老負擔上升,工作年齡人口將於2015年達到高峰。


    潘美連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政策指出,健康老化必須符合4個要件,包括1.改善與經濟及社會生活的融合,2.構較佳的生活型態,3.建構符合老人需求的健康照護體系,4.改善影響健康老化的社會和環境面因素。


    臺灣的高齡照護基於此4要件發展,目前共計有1.發展老年醫療照護體系、2.強化高齡者的預防保健服務、3.增加社區參與及居家照護、4.健康生活的輔助


    經濟安定及人身安全、5.教育及休閒、6.醫療照護服務人才培育、7.保險系統的支持等,潘美連最後也指出,除了政策面的支持外,科技的新應用也是醫療照護的重點,像是物聯網、4G通訊等,而創新資訊技術與現有應用服務的結合也相當重要,透過客製化系統的設計與實際應用的結合,醫療照護遠景可期。


    圖三
    圖三

    在「遠距醫療照護的科技化服務」議題中,三軍總醫院朱紀洪博士介紹了現在遠距醫療照護統的技術研發重點,他指出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遠程醫療是以遠距方式提供臨床醫療所需的訊息技術,其對偏遠社區和邊遠地區的患者有相當的效益,並可以消除病人與醫務人員之間傳染病與寄生蟲的柯能傳輸,並降低醫療成本。


    目前三總研發的醫療通訊系統在臺灣醫療領域算是發展較快的平臺,已獲得臺灣專利,並有多起應用案例,包括國軍花蓮總醫院放射科醫師遠端值班、醫院或衛生機構對肺結核病人服藥的遠端監看、高雄醫學大學對公司員工血壓監測、彰基與嘉基隊堂料病人的血糖遠距監測等,朱紀洪指出,此一系統將環境控制、影像監控、門禁監控、多媒體、客戶關係、移動語音、Mobile office等設備整合為智慧型語音UC整合平臺,透過雲端技術與資料庫的建立,打造出一智慧醫療照護系統。


    圖四
    圖四

    談及未來的發展,朱紀洪指出,臺灣的產業特性較為特殊,醫療照護領域仍有其困境待突破,包括軟體公司的規模經濟過小、軟體多為獨立開發,需要互相支援或整合、通訊與資訊待整合等,要客服這些問題,他建議系統廠商軟硬體需整合開發,同時需找出重要但簡單的量測感應器,在研發團隊部份,責任歸屬需要釐清,且需具一定的規模經濟,並可跨團隊合作,如此方能打造出完美的遠端照護系統。


    圖五
    圖五

    醫療照護系統應用的IT技術相當多,尤其是智能照明,在「人因控制與智能照明 應用於智慧病房之效益」議題中,工研院綠能所智慧節能系統技術組鄭名山組長指出,現在的照明系統之發展走向節能環保、智慧人性、舒適安全,在節能環保部份主要為高效能優質燈具設計、照明能耗設計、晝光利用、光害防治,智慧人性則為智能化調控、個人化照明、網路化管理監控,舒適安全方面為光環境設計、照明人因工程、眩光抑制、光生物安全。


    鄭名山表示,人因照明的宗旨是在不犧牲照明品質的前提下,實現節約能源,提升照明環境的舒適性、安全性和健康性,而其定義則是以研究光源物理特性和其引發的人類生理及心理感知之間關係的科學,其影響人對照明認知的相關因素則包括文化、年齡、性別、環境等,這些因素將決定著照明市場的劃分和細分。


    圖六
    圖六

    在醫療人因照明未來發展重點,他指出包括3項,首先是建築照明應極大程度的使用自然光,應建立符合人的視覺感知和生理晝夜節律的日光使用標準;再來則是對光的醫療作用要善加利用,相關的研究要更?深入,以便制定光治療標準;最後是在使用人工光源的時候,要改變越亮越好的認知,應以視覺滿意度為主要考量,並兼顧節能,開發可調變的照明產品。


    最後鄭名山總結指出,病房LED床頭燈應用人因照明有以下趨勢,


    1.以LED取代傳統螢光燈是實現節能的必然選擇


    2.兼顧節能和使用者視覺需求的LED照明是可行的,但實施中必須以人因照明技術為指導


    3.為提高有效照明並兼顧視覺舒適,LED燈具在設計與安裝時均需加入人因考量


    4.為滿足年輕女性護士短時間內的精確辨識之工作需要,應採用指向性高的白光LED燈具,且工作面照明環境宜設置為較高色溫與較高照度。


    除了技術與趨勢,這次高峰會也由實際產品的分享,讓與會者從應用端來觀察目前醫療照護技術的發展,在「遠距照護之創新服務與實例分享」中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所助理教授郭彥宏博士指出,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醫療發展屬於全球領先群,像是經濟學人雜誌就評價臺灣醫療為世界第二,另外包括CNN、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頻道、時代雜誌等,都曾專文介紹臺灣的醫療成就,其中研究機構The Richest 更在2013年的世界健康照護系統排名中,將臺灣列為首位,加上臺灣作為全IT重鎮,因此他對臺灣發展醫療IT技術的前景相當樂觀。


    郭彥宏表示,資通訊是醫療系統的設計基礎,就目前發展來看,其需求與趨勢有二,包括1.慢性病照護,2.提升慢性病患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在慢性病照護部份,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人口死亡原因第一位,在臺灣心臟疾病始終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第2位,2010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67.7,即每1萬人約有7人死於心臟疾病,且高血壓性疾病上升至第9位。


    因此透過照護系統控制高血壓的發生與控制高血壓的惡化,是各醫療院所在照護方面的重要考量,至於提升慢性病患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部份,則是希望推動對已發病患,以病人為中心的遠距健康照護模式,潛在病患以行為改變為核心的科技健康管理模式。


    在「結合創新資訊應用於遠距醫療照護建置經驗分享」中,智能醫學科技總經理王堯弘以該公司的產品為例,介紹醫療照護系統設計趨勢,王堯弘指出,為降低社會醫療成本,促進醫療資源整合,以有效提昇醫療照護品質,智能醫學科技結合了臺灣兩大優勢產業,「醫療」與「資通訊」,發展智能化遠距照護服務,希望以「Houspital」概念,建立創新的醫療服務模式,成功樹立新世代的健康照護典範。


    王堯弘進一步指出,Houspital是由House與Hospital兩個英文單字所組成,也就是「宅醫療、e照護」的創新概念,將資通訊科技與醫療專業整合,讓健康照護產業再升級,透過此一技術,出院病患可持續性進行遠距居家照護服務,同時享有專業醫護團隊的照護關懷。


    智能醫學科技的Smart Care 團隊營運已邁入第六年,其遠距照護服務方案相當完整,目前已累計有10萬名使用者,其應用觸角包括醫療院所急性出院/慢性病、企業員工健康管理、長照機構照護系統/孕產照護計畫,透過RFID身份辨識、個人網頁平臺、網路自動上傳量測設備、GPRS行動網路上傳設備、電話語音資料上傳系統、智慧型手機的整合,讓照護無死角。


    相關文章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 智慧永續管理平臺的發展趨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 TrendForce:自動化成關稅戰避風港 美智慧工廠成本遠超陸廠
    » 臺達電子公布114年第一季財務報表
    » 臺灣技術獲國際大獎肯定! 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榮獲2025愛迪生獎銀牌
    » 臺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臺幣434.44億元
    » 凌華科技攜手立普思推出AMR 3D x AI視覺感知方案 助力NVIDIA Isaac 生態系統發展
      相關產品
    » 宸曜推出工業等級ARM架構的物聯網IoT閘道器
    » 達明機器人於漢諾威工業展展示內建視覺辨識技術方案
    » 艾訊新款3.5吋嵌入式單板電腦輕鬆建構高階嵌入式系統
    » 艾訊推出新款DIN-rail工業物聯網閘道器ICO100-839
    » 泓格推出新款1對2埠的EtherCAT節點從站模組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臺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hope.com.tw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永兴县| 汉中市| 南华县| 宁波市| 葵青区| 闵行区| 浦江县| 唐海县| 扶绥县| 彝良县| 元谋县| 铁岭市| 盘锦市| 桐梓县| 平阴县| 平陆县| 剑阁县| 靖州| 栾城县| 广丰县| 双峰县| 徐闻县| 宿松县| 水城县| 临沧市| 庆阳市| 辽阳县| 健康| 安龙县| 长海县| 绵竹市| 靖边县| 登封市| 清涧县| 藁城市| 新沂市| 湖口县| 沭阳县| 广平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