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鄰近人體感測功能應用在工作場域 (2022.09.23) 本文聚焦探討鄰近人體偵測功能在行動電腦使用情境當中的應用;並且具體探討此項功能在這類使用情境中可以發揮的功效,以及目前使用的主要技術。 |
 |
金屬中心與成大助力國家太空中心 打造臺灣登月酬載 (2022.08.31) 國家太空中心現結合學研界的研發能量與自身的太空實務經驗,希望打造屬於自己的登月酬載,進行臺灣第一次的探月任務。成功大學在參與太空任務的經歷豐富,本次承接國家太空中心的委託 |
 |
模型設計開發(MBD)整合驅動與馬達的優勢 (2022.08.25) 建立軟體模型進行產品設計開發(Model base design;MBD)已是目前產品開發趨勢所在,不僅可加速開發速度也可降低開發成本。對於馬達開發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
 |
適合工業應用穩固的 SPI/I2C 通訊 (2022.08.25) 串行周邊介面(SPI)和I2C介面是時下流行的通訊標準。工廠自動化、建築自動化、狀態監測和結構監控等應用要求周邊位於遠端位置,為量測控制增加了難度。 |
 |
低壓射出成型的蠟型關鍵尺寸 (2022.08.25) 為了改善運用環氧樹脂製作具有異形冷卻水路的矽膠模具時的熱傳導率,本文敘述以快速模具技術來開發射出成型模具,能夠提升射出成型件品質與減少冷卻時間。 |
 |
你的資通訊產品在2050全球淨零路徑上嗎? (2022.08.15) 淨零碳排對於資通訊產品為出口主力的臺灣,是逃不掉的挑戰。綜觀國際資通訊大廠因應碳管制的各項措施,本文歸納說明可相互搭配的五種綠化策略。 |
 |
NanoEdge AI實際範例:風扇堵塞偵測 (2022.08.02) 本文介紹如何使用NanoEdge AI Studio快速部署AI應用。本應用的目的是透過馬達控制板的不同電流訊號,藉由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偵測風扇濾網的堵塞百分比。 |
 |
建立整合式技術堆疊 AI 驅動測試自動化 (2022.07.27) 企業領導者經常採購應用軟體,期盼只要將自己的應用連接到現有系統,就能獲得想要的結果,結果卻發現,這不是有效實現業務目標的方法。更好的作法是,設定明確目標、推動全公司協作,然後根據企業的特定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 |
 |
實現車內低延遲主動降噪 (2022.06.26) 現在,更多汽車工程師關注如何改進駕駛體驗,讓人們待在車內時盡可能感到愉快。設法將車內的背景噪音降到最低,為許多措施中的一項。 |
 |
利用PMBus數位電源系統管理器進行電流感測 (2022.06.24) 本文介紹數位電源系統管理器(DPSM)系列,說明電流感測的主要方法,並且介紹LTpowerPlay及討論電能計量。 |
 |
電路保護巧設計:使用比較器實現欠壓/過壓閉鎖設計 (2022.06.02) 本文詳細探討如何使用比較器來實現電路保護中的欠壓/過壓閉鎖,並利用電阻分壓器調整電源欠壓和過壓閉鎖閾值,同時透過導入遲滯設計來提高整個電路抗雜訊能力。 |
 |
5G 與飛航:探討資安與技術升級的配合 (2022.05.26) 本文詳細分析其中的風險及潛在的安全疑慮,並提供建議協助航空業者提升安全和效率。 |
 |
使用深度學習進行地下電纜系統預測性維護 (2022.05.25) 本文敘述如何使用深度學習來進行地下電纜系統的預測性維護。利用深度學習模型能夠接近即時地執行分類,讓現場的技術人員可以在擷取到資料後立即看到結果,並且在必要時重新執行測試 |
 |
自動對焦相機有效提升PCBA檢測效率 (2022.04.21) 電子代工製造廠通過自動對焦相機進行影像擷取,實現PCBA電路板組裝的即時檢測,並標示出瑕疵,淘汰不合格的電路板,有效提升檢測效率。 |
 |
適用於家庭與大樓自動化晶片組 (2022.03.31) 物聯網、感測器和人工智慧讓建築變得越來越智慧,這些技術融合為簡化人們日常生活帶來新的機會。隨著對便利性、靈活性和友善的需求不斷成長,有線或無線感測器/致動器網絡變得越來越重要 |
 |
臺灣工業感測生態系動起來! (2022.03.26) 過去2年,疫情帶動的宅經濟加速數位轉型與數位升級需求,在感測技術應用有關的解決方案上,越來越百家爭鳴。 |
 |
智慧軸承掌握工具機動態 (2022.03.26) 近年來工具機製造廠商不僅分別透過自製,或結合關鍵零組件廠商進行異常狀態示警,以達到聯網化、可視化、透明化,即時維修更新之外;也開始加入內嵌式感測器,以長期監控實現預測化、智慧化願景 |
 |
工具機挾量檢測應用增效減碳 (2022.03.23) 面對國際淨零碳排路徑逐步明朗,在2022年首度移師臺北舉行的TIMTOS x TMTS聯展期間,除可見到除了國內外精密研磨、車銑複合工具機及零組件廠商推陳出新,透過模組化設計實現高效複合加工需求 |
 |
使用深度學習進行海上雷達資料品質管控自動化 (2022.03.21) 本文說明Miros公司設計的一套Wavex感測器系統,如何精準測量波浪、洋流、以及對水航速,並使用深度學習網路來自動辨識測量下取得的雷達資料,進一步提升Wavex系統的表現與可靠度 |
 |
資源整合注入新能量 5G優化遠距醫療成效 (2022.03.01) 遠距醫療打破醫療服務地點與距離的限制,不同場域與使用者需求的變化將快速驅動著醫療照護型態轉變。而在邁向遠距醫療的目標之際,也會讓健康照護領域出現更加蓬勃而多元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