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網經過漫長的發展,至今每個裝置都擁有獨立的IP地址。而機器對機器(M2M)的通訊也在升級,無需人為參與,裝置間即可進行信息交換和處理。因特網的應用范圍和規模已經發生重大改變,嵌入式領域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提高互聯網價值,這正是物聯網(IoT)的價值所在。
 |
彭志昌指出,為物聯網實現裝置互連應用所面臨的挑戰,與傳統網絡連接裝置的挑戰完全不同。 |
Silicon Labs亞太區MCU資深營銷經理彭志昌說,物聯網的終端,正是人們每天都使用的電器等裝置。這些「物」透過通訊標準如ZigBee、Sub-GHz、Wi-Fi或PLC等連接的基礎設施或骨干網絡相互聯系。然而,物聯網中主要的連接裝置是位于網絡所謂的「最后一吋」(last inch)節點。這些節點包含微控制器(MCU)、無線裝置、傳感器和執行器,這分別是物聯網的大腦、眼睛和手指。
物聯網的目標,并非是用戶與裝置之間的連接,畢竟用戶并不希望隨時監看家中遍布的傳感器。物聯網的目標在于不僅能收集重要信息,并且裝置之間還可以相互通訊并做出重要的決策。
彭志昌指出,為物聯網實現裝置互連應用所面臨的挑戰,與傳統網絡連接裝置的挑戰完全不同。舉例來說,照明和家電等OEM制造商,除了核心功能之外,還要導入新的網絡、無線和嵌入式軟件技術。此外,由于裝置通常無法連接電源,所以電源效率也非常關鍵,需要在沒有維護或不更換電池的情況下,藉助能源收集裝置或電池工作數年。
開發人員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成本、組件數量、MCU性能、系統規模、標準、互操性、安全性、易用性和和現場故障排除能力等。最后,軟件必須能夠橋接裝置、匯集傳感器數據,并以直觀的方式,透過顯示器為用戶顯示信息,或透過網絡傳遞到用戶計算機、平板或手機上。
智能電表即是物聯網應用的典型范例。除了簡單地測量功耗,智能電表使電力公司與客戶實時通訊,在用電高峰主動關閉高負荷電器,來為用戶節省電費,以及為電力公司減輕負荷。事實上,智能電表只是物聯網于智能家居的應用之一。物聯網不只可以為工業自動化、照明控制、智能家居、安全和監控、衛生和保健,以及農業應用帶來好處之外,在近期興起的穿戴式應用也可以看到物聯網的蹤影。
彭志昌說,目前Silicon Labs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可完整覆蓋物聯網的傳感器、MCU、無線傳輸與模擬組件等,讓物聯網設備的相關制造商在產品設計上,能更無后顧之憂,更能一次購足所需的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