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加工過程中,流變行為是一項復雜且重要的特性。可靠的材料資訊和模型,是模流分析能成功進行的要素之一。透過毛細管流變儀的量測,配合非彈性(泛牛頓)流體高分子流動的假設,即可合理預測出高分子流動行為。然而由于高分子本質上為黏彈性,因此非彈性分析將無法完整描述其黏彈現象。
典型的非結晶高分子模數及黏度曲線如圖1所示[1]。基本上隨著溫度的降低,彈性行為相對于黏性行為會越來越顯著。根據高分子物理學,高分子聚合物狀態(tài)可分為五個區(qū)域:(1)玻璃態(tài)區(qū)域、(2)玻璃轉移區(qū)、(3)橡膠區(qū)、(4)黏彈性流動區(qū)域(5)黏性區(qū)。非彈性(泛牛頓)流體模型適合用以模擬黏性區(qū)域(5)中的流動行為。從黏彈流動區(qū)域(4)到橡膠區(qū)域(3),彈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從玻璃轉移區(qū)到玻璃態(tài)區(qū)域,塑料則會越來越像固體(越來越有彈性)。
...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yōu)惠 |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読み取れません |
付費下載 |
| 注冊會員 |
無限制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 金卡會員 |
無限制 |
無限制 |
特別割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