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wkceg"></li>
<rt id="wkceg"><delect id="wkceg"></delect></rt>
<bdo id="wkceg"></bdo>
<strike id="wkceg"><acronym id="wkceg"></acronym></strike>

  • 賬號:
    密碼:
    智動化 / 新聞 /

    Evonik攜手工研院推動面板產業鍍膜技術
    Dressing udstyr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 [6141]

    【本刊特約撰述柳林緯,德國馬爾/臺灣臺北采訪報導】

    /news/2014/07/21/1623591160.JPG

    德國化學技術廠商贏創(Evonik Industries AG)日前來臺與工研院技術合作,在新竹成立該公司在全球第一座應用技術中心(Application Technology Center,簡稱ATC),以推動面板產業導入鍍膜技術。適逢本文前去德國紐倫堡(Nuremberg)采訪「SENSOR+TEST 2014」(感測與檢測展),特此受贏創之邀前往位在德國馬爾(Marl)化學工業園區的研發實驗室,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贏創ATC結合工研院的資源與產業力量

    贏創公司電子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裁Ralf Anselmann博士指出,該公司的前身德固薩(Degussa AG),最早成立于一八七三年,并陸續和成立于一八四七年的高施密特(Goldschmidt)、一九○八年的斯卡維(SKW)、一九三八年的赫斯(Huls)等化學大廠合并,在二○○七年以贏創(Evonik)為品牌之后,積極進入更多新興的化學應用領域。目前全球員工有三萬三千多人,二○一三年的營業額約為一百廿七億歐元。而這次和工研院合作成立的ATC,就是要積極推動具有下一代顯示器產業典范實力的液態涂布(solution coating)鍍膜技術,并透過此中心就近服務臺灣與亞洲的客戶。

    工研院顯示中心副主任李正中博士在接受本文專訪時表示,兩年前工研院就已經和贏創在照明電子方面有所合作,至于這次的合作則主要是運用工研院顯示中心旗下的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管)二點五代線,以及約四十位顯示面板晶體管技術的專家人力,并藉由臺灣在面板產業與上下游整合的群聚力量,來驗證整個技術在產在線的實務運用,以協助業界進入今后4K/8K的高階顯示時代。而根據去年底在「顯示器國際會議」(IDW: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中的大會簡報,目前已有包括友達光電(AUO)在內的臺灣廠商開始導入這項技術。

    涂布技術將取代真空技術成為今后顯示產業的典范

    贏創資深項目經理Alexey Merkulov博士在介紹該公司研發設施與實驗室時指出,有別于當今主流的蒸鍍(CVD,化學氣相沈積)與濺鍍(sputter)技術都需要真空的環境來處理顯示基板(back plane)上的薄膜晶體管(TFT),贏創的iXsenic液態涂布技術是以金屬氧化物(metal-oxide)半導體為材料,取代過去的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材質,且可以在一般環境中(無需真空,也不需要特殊的大氣壓力)進行,不僅能降低設備與耗材的投資與處理成本,也會因為只將化學材料運用在涂布的基板上而提升許多制程效率(例如:不用等到整個蒸鍍環境都充滿了化學氣體,也不用把化學材料濺鍍到無需作用的區塊)。

    之前曾在德國馬爾研發實驗室服務的ATC負責人贏創資深項目經理蘇國輝(Kent Su)在臺北接受本文專訪時也認為,這項技術將不僅能運用在顯示面板的半導體層,還能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黑色矩陣(BM:Black Matrix)油墨、介電層(dielectric)、蝕刻阻擋(etch-stopping)、鈍化層(passivation)等環節中。他以面板所需的遮光用BM為例指出,以往觸控面板上使用的氧化銦錫(ITO:Indium Tin Oxide)材料,需經過高溫燒烤才得以控制其透光率與阻抗,但也會因此破壞了傳統以有機材質為主的BM,而贏創的iXsenic液態涂布技術具有耐高溫,并可在常溫下使用的特點,能因此讓BM的功效充分顯現,更不用擔心燒烤過程中被燒毀。此外,這項技術還可以運用在軟性電子(printed electronics)、電子紙(e-ink)、可撓式電子顯示(flex display)等產品上。

    涂布技術未來將朝印刷式技術邁進

    該公司營銷總監Daniel Katterbach則補充說,贏創的iXsenic液態涂布技術除了先前提到在制程上的能源效率(不需要真空也不需要特殊氣壓)以及材料效率(化學材料只需用在刀口上,甚至只要以往的十分之一)優勢,其對于當今顯示基板上TFT的物理平整性(homogeneity)、電流特性、電子移動速率(mobility)等都有很顯著的超越。此外,目前擁有三十位來自世界各國(包括臺灣)來的馬爾研發實驗室研究團隊,也計劃把涂布技術朝印刷式技術邁進,甚至運用到RFID(射頻辨識)、印刷式微處理器(hybrid micro-processor)等領域中。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產品
    » 泓格iSN-811C-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制造的安全與先機
    »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
    »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臺邊緣AI方案新系列
    » 臺達全新溫度控制器 DTDM系列實現導體加工精準控溫
    » 西門子下一代AI增強型電子系統設計軟體直觀且安全
      相關文章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 智慧永續管理平臺的發展趨勢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肇东市| 靖远县| 资溪县| 巴林左旗| 玛沁县| 弋阳县| 连山| 广昌县| 大埔县| 安徽省| 旬阳县| 乌什县| 旺苍县| 抚远县| 县级市| 秦皇岛市| 岳普湖县| 靖宇县| 商南县| 革吉县| 三门县| 会昌县| 苏尼特右旗| 嘉黎县| 武川县| 托克逊县| 崇明县| 寿光市| 灯塔市| 东源县| 静乐县| 武冈市| 安宁市| 河北区| 铁岭县| 获嘉县| 紫金县| 名山县| 荣昌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