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年國內外政經情勢快速演變,機械公會在今年初與工研院合作發表新版《臺灣機械產業白皮書》,并勾勒出了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為: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與人均產值新臺幣600萬元的10年藍圖。
基於當前國際政經情勢快速變化,景氣循環波動的時間與幅度都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包含2018年起歷經美中貿易/科技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俄烏、以哈戰爭爆發導致全球在能源、金融與原物料危機等地緣政治沖突,造就供應鏈已明顯產生變化,而由全球分工、亞洲制造,轉向更強調韌性的短鏈化、區域制造發展。
例如近期因為政府持續擴大禁止工具機銷俄羅斯、白俄羅斯清單,甚至波及土耳其市場,便導致廠商好不容易拓銷的新市場,可能拱手讓人,中國大陸工具機去年銷俄已成長6成。另有因為現今半導體制程設備需要高精密度及穩定度,臺灣產制機械設備已進入半導體後段封裝及測試,造成臺灣電子設備、檢量測設備長期居機械設備出囗項目首位,未來也不排除配合護國神山位移,到世界各地布局生產基地。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読み取れません |
付費下載 |
注冊會員 |
無限制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金卡會員 |
無限制 |
無限制 |
特別割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