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近年國內外凈零碳排路徑已成,雖然在臺灣已有大批再生能源為大廠垅斷。惟應該首先強調的是:「凈零碳排并非只有能源一途!」中小企業除了可透過「大帶小」策略,為供應鏈注入Net Zero inside基因,還可??經由深度節能,減少從建造、生活到廢棄過程中產生的排碳,以及整合再生能源等策略,打造近(凈)零碳排建筑。
面對氣候變遷的灰犀牛一再逼近,各國政府與國際大廠均積極推動綠能與減碳,包含課徵碳稅和抽單壓力轉嫁於上游供應鏈或下游代工廠商,造成嚴峻挑戰。以出囗導向經濟為主的臺灣,也在今(2022)年三月由國發會宣示「2050年凈零碳排路徑」,將分為兩階段里程碑:「2030年之前應該精進既有技術;到了2030年之後則將導入新技術,快速提升效率。」
未來臺灣將在科研發展、氣候法制2大治理基礎上,透過能源、產業、生活、社會4大轉型策略,推動12項關鍵計畫,其中包括:提升建筑外殼設計、建筑及家電能效標準,打造近零碳排建筑。進而要求2030年公有新建筑、2040年50%更新既有建筑均達成能效一級,或皆達到近零碳排標準;到了2050年100%新建筑和85%建筑,均應達到近零碳排目標。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訪客
10/ごとに 30 日間
読み取れません
付費下載
注冊會員
無限制
1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費下載
金卡會員
無限制
無限制
特別割引
Login
注冊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