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與中國由于人成本低廉,曾吸引多數希望壓低成本以增加企業競爭優勢的制造商前往設廠,但隨著科技的演進,更高精密的技術與組裝需求已經非純人工所能負荷,尤其是汽車與電子制造這類型高科技產業,產品的一致性和精確度要求均已有所提升,在加上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快速,人力工資不斷上漲,也提高了生產成本,因此如何透過較低的成本管控來維持與其他制造商的競爭優勢,是制造發展漸趨成熟的廠商必須面對的課題。
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的數據顯示,2014年的全球銷售量約22.5萬臺,年成長約27%??,全球前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前三名都是在亞太區,去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量成長54%,達到約5.6萬臺,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亞洲國家長期以來擁有相對低廉的人力資源,因此多數制造商選擇此地區設廠,早期被稱為代工王國的臺灣就是其一,這些策略無非是希望降低成本,但當人力成本持續上漲,同時精密工作已超過人力所能負擔時,傳統的人力制造方式已無法達到過往的效益,在此態勢下,各國政府開始鼓勵企業投資工業機器人,促使制程自動化,在提升競爭力的同時,也使企業仍維持在本地設廠,不須遷就人力成本而將工廠移至國外,這不僅可增加國內就業機會,并且帶動了國家的經濟,企業也將減少因海外設廠而增加的成本和文化差異等等問題。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訪客
10/ごとに 30 日間
読み取れません
付費下載
注冊會員
無限制
1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費下載
金卡會員
無限制
無限制
特別割引
Login
注冊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