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wkceg"></li>
<rt id="wkceg"><delect id="wkceg"></delect></rt>
<bdo id="wkceg"></bdo>
<strike id="wkceg"><acronym id="wkceg"></acronym></strike>

  • 帳號:
    密碼:
    智動化 / 文章 /

    利用物聯網發揮智慧電網優勢
    [作者 Lorenzo Amicucci]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 [7123]

    全球的電力企業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遭受重大打擊後,目前正積極重回正軌,致力於將日益老化的配電網路進行現代化更新。歐洲、中國和美國政府正在落屬雄心勃勃的擴張計畫,打算建立更多的運算式網路以實現無碳發電。物聯網將會是確保這些巨額投資獲得最大回報的重要基礎。


    投入巨資實現數位化

    國際能源署(IEA)將智慧電網定義為「使用數位技術和其他先進技術來監控和管理所有發電來源的電力傳輸,從而滿足終端用戶變動的電力需求的電力網絡。以智慧電網盡可能提高電力系統所有部份的運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減低成本和環境影響,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適應性和穩定性」。


    這些好處推動政府和業界制訂大筆的基礎設施預算;根據IEA的資料,智慧電網的支出在2021年達到3000億美元,至2030年將增為三倍。


    物聯網不只是智慧電表

    智慧電表可能是宣傳智慧電網的典型代表。隨著電力使用的資訊不斷傳輸到雲端,電力公司可以準確預測未來的需求並為消費者提供變動的電價費率,以鼓勵他們在用電高峰期減少電力消費。


    然而,智慧電網並不僅僅是智慧電表。先進的電網由數百萬個重要零組件相互連接,每個零組件都會對電網性能造成影響。無線感測器不僅提供供電資料,在發生雷擊或分支短路等問題時,還可以及早通知電力公司。對於努力維護複雜而精細的電力系統的工程師來說,這些資訊極為重要。


    可再生能源帶來挑戰

    工程師更傾向於穩定可靠的電力來源,因為這樣的電力供給簡化了電網平衡操作。煤炭發電站儘管存在眾多缺點,但在持續供給方面卻非常穩定可靠。


    可再生能源的情形則大不相同,人們很難準確地預測天氣是否晴朗,以及風力的大小,這就帶來了不可預測性和可變性。無論雨天還是晴天,滿足消費者對接入電源的需求變得愈加困難。


    物聯網的感測器持續提供來自全國各地的日照和降水資料,電力工程師因此可以切換至運行良好的風能和太陽能場所,並且關閉發電量少的場所,從而平順地消減這些可變性。


    在可再生能源無法達到所需容量要求,以及監管機構不想增加煤炭或燃油發電的情況下,連續饋送資料可以協助工程師預測何時最適合使用可快速啟動(且碳排放量相對較低)的燃氣發電站。


    使用物聯網達到平衡運作

    儘管物聯網的感測器提供了深度資料,但仍然存在無法達到供需平衡的情況。例如澳洲可能出現無風並且高溫的天氣,使每個人都會打開空調,但供應的可再生能源卻很少。而後,人們開啟煤炭發電站以填補用電量差額,碳排放量將會飆升。人們解決短期問題的代價,就是地球的長期利益。


    合適的解決方案是在晴天和刮風時所產生的有餘可再生能源,以便在出現用電高峰時將其釋放到電網中。考慮中的想法包括使用多餘的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建造大型電池組,將水量抽取到山上備用,甚至旋轉巨型飛輪。


    在電動汽車中儲存能量

    另一個獲得業界注目的想法,是利用世界上快速增加的電動汽車(EV)作為可再生電力的儲能庫。可以使用物聯網追蹤車輛何時進入車庫以及其電池用於儲能的備用容量,從而協助完成運作過程。然後,物聯網還可以追蹤電網情況,出現電力用量緊張時,可以決定使用哪些電動汽車的電池供電。


    因應世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減少碳排放,智慧電網是不可或缺的;而物聯網則是確保電網實現承諾目標的重要基礎。


    (本文作者Lorenzo Amicucci於Nordic Semiconductor公司)


    相關文章
    ?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 以無線物聯網系統監測確保室內空氣品質
    ? 低功耗通訊模組 滿足物聯網市場關鍵需求
    ? EdgeLock 2GO程式設計簡化設備配置
    ? 建築業在無線技術基礎上持續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 臺達攜手珍古德協會與海科館 三方合作推動珊瑚復育教育
    » 嘉義縣以空品監測即時掌控工廠火災應變措施
    » 醫知彼 InnoVEX 2025 展出全臺最大醫療社群凝聚醫療能量
    » 裕民航運聚焦於淨零轉型與全球布局 以營運韌性拓展綠色未來
    » Peplink 與 Iridium 宣布策略聯盟,攜手打造行動網路與衛星通訊備援解決方案
      相關產品
    » 泓格iSN-811C-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製造的安全與先機
    » 泓格PET-2255U:靈活接線與簡易控制,工業自動化的全能利器
    »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
    »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臺邊緣AI方案新系列
    » 臺達全新溫度控制器 DTDM系列實現導體加工精準控溫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臺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hope.com.tw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湖口县| 平舆县| 疏勒县| 苏尼特左旗| 贡觉县| 枣阳市| 新和县| 榕江县| 宁德市| 上林县| 乌拉特中旗| 图木舒克市| 东乌珠穆沁旗| 同仁县| 台东县| 和田县| 太仆寺旗| 四川省| 古浪县| 津市市| 明星| 汉寿县| 遂川县| 高邑县| 永顺县| 夏津县| 祁连县| 米易县| 靖边县| 双柏县| 沙坪坝区| 东源县| 古丈县| 宝清县| 丹阳市| 武威市| 兴宁市| 武邑县| 泾阳县| 巴彦县|